寄望中華?

寄望中華?
 
近日來,代表了母校馬來亞大學招待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簡稱:北外)的教授學者團。他們此次到來,乃是肩負著向海外宣導華文華語,以宣揚中華文化精髓之使命。聞名世界的孔子學院正就是他們與漢辦共同進退的成品。
 
此次他們到來馬來亞大學,正不是説明馬大也即將成立一個孔子學院?我想,這個偉大的計劃,將使馬來西亞全體華裔歡呼熱騰的。畢竟我們堅守多年華文教育的防綫,捍衛著華族辛苦經營的華文教育。如今,能夠因爲崛起的大龍——中國提出這麽一個計劃(由中國大陸提出創辦的孔子學院,大馬政府一定沒有藉口拒絕的),我想華文教育界總算等到一個豔陽天的。我期待著孔子學院早日的落實,至少能夠加強我國華文教育的地位。雖然如此,這一次的團訪終究有點不順利,無論如何,我們期待它早日落實,駐足在南洋的土地上。
 
 
這一次的團行中,結識了北外的一位行政主任。與他攀談的過程中,他坦然地告訴我——首兩天到訪馬來西亞,感覺真得很好,發覺馬來西亞的真、善、美是令人期待的。他對於我們能說一口流利的華語感到驚喜,更添了一份親切的友情。然而,邁入第三天、第四天………第七天;他在中、馬兩地學者教授的言談與會議過程中,發覺其實馬來西亞並不是他想象那般單純。他因此開始質疑自己的感覺了。
 
作爲一位身在南洋,卻仍心係中華文化的我。我敬愛祖國的養育之恩,也對馬來西亞的多元化感到自傲。然而,我終究不能對我國華文教育命運之危在旦夕而表現得太淡定。我坦然地分享了先輩們辛苦創立華校的點滴。從書院私塾到華文小學,再到華文中學,還有轉型變質的國民型中學、國民中學、獨立華文中學,再到南洋大學,還有本土大學的中文係,民辦學院等。我國的華文教育縱使是中國大陸、港、臺、澳以外保留的最完好的,辦得最傑出的。但是,這一路的風風雨雨,就只有身在馬來西亞的華族最明白整個過程了。
 
近日來公佈的教育大藍圖,華文教育看似民主化的得到尊重。教育部長聲稱關注多元化教育的發展,企望華社不再懷疑教育部的熱心。然而,最令人痛心的事情也不盡然的連串發生了。首先持有大學中文係文憑的畢業生無法到國民型中學執教;再來就是中學組師訓教育文憑不再錄取大學畢業生,改由大學教育學院培養這方面的師資。然而大學教育學院的教育文憑課程早隨著2000年的KPLI創辦而宣告關閉。長遠看來,中學的華文師資豈不是斷垣了?不僅如此,持有大學中文係文憑的畢業生也在此次師訓學院的錄取中,通通被派送到囯小組華文去培訓,以在未來擔任囯小的華文老師。另一邊廂,我國高教部卻打算與北外合作,計劃于明年遣送20名的巫族大學生到北京去修中文,以作爲未來我國中小學的華文師資。
 
我不敢預測未來華文教育的發展。但從此矛盾的情況看來,教育部長卻是用心良苦地沒有忽略華文教育的發展,同時更是熱愛華文教育發展的。他的前瞻性計劃,我相信未來的馬來西亞華文教育,我們將有更多的華文師資。然而,這種情況樂不樂觀,還得見仁見智了。
 
北京朋友在與我的談話中,譁然地驚嘆了。他誠懇地告訴我,兩所大學乃至兩國政府所要合辦的孔子學院(或是漢語中心),目的乃是爲了推廣漢語,希望通過孔子學院的成立,能夠給大家帶來好處。但沒有想到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命運如此坎坷。我看望著他的沉重的眼神,倍感無言。
 
回想起多年前參加首屆的華文教育常識比賽,我們在口試時縂愛以中國崛起,加入世貿為榮,更具信心地認爲華文教育將有豔陽天的。然而,在這次招待訪團的過程中。中國教授學者對於馬來西亞華文保全得完好,給予我國政府很高很好的讚美,政府官員們也欣然接受這些讚譽。從他們的歡笑中,我不禁質疑他們的良心是否忘了不久前剛發生的華小遭白蟻侵蝕事件與乾撈事件。堅守華文教育的華教人士,為華教入獄無憾的鬥士,卻沒人念起你們回首中華,熱愛中華的赤子之心。
 
中華之崛起,除了臺灣仍照顧海外僑胞孩子的教育而給予教育津貼外,中華人民共和國似乎忘了我們的中華情。中國政府獎學金(CSC)限制只供予公務員(華裔公務員少得可憐)、學費以美金計算(不似港臺澳學生之廉宜收費)、中文專業課程(師資培訓)提供予巫族外,熱愛中華的我們好像沒有得到什麽的眷顧了。這能算是幫助我們嗎?
 

About zejing2004

~诗人的任务,不在叙述实在的事件,而在叙述可能的——就是依据着真实性和必然性的法则而可以发生的事件。历史家和诗人的不同,不在前者用散文而后者用韵文之点;他们的相差,可以说是在前者叙述实在事件,而相反地后者...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3 Responses to 寄望中華?

  1. Jorleena Koay says:

    我这就来留言咯~~
    看了这一篇文章,想起你说自己 “或许 心未参政 身已参政了!” 呵呵
    对于留学中国的学费,坦白说,我还是真有点不满。以美金计算,费用甚至相等于留学欧美国家。
     经常看到很多社论,都在说中国崛起,海外中文师资的需求一再提高。
    因此,很多人都抱着一种希望一种期待,我倒不这么觉得(抱歉,我是来泼冷水的。哈哈)。
     很多人都在说中国崛起,中文受重视,华人地位提高。我一直都不怎么赞同,就算其他国家,需要中文师资,试想想,他们会要马华还是中国人?
    我们的所谓中国情意结,对于中国是多么地神往,到中国留学就好像朝圣一样。不过,中国遍地都是优秀的人才,中国当局会稀罕把海外华人,马来西亚华人,我们培育成教授中文教育或者传授中华教育的人才吗?
     [近日來公佈的教育大藍圖,華文教育看似民主化的得到尊重。教育部長聲稱關注多元化教育的發展,企望華社不再懷疑教育部的熱心。然而,最令人痛心的事情也不盡然的連串發生了。首先持有大學中文係文憑的畢業生無法到國民型中學執教;再來就是中學組師訓教育文憑不再錄取大學畢業生,改由大學教育學院培養這方面的師資。然而大學教育學院的教育文憑課程早隨著2000年的KPLI創辦而宣告關閉。長遠看來,中學的華文師資豈不是斷垣了?不僅如此,持有大學中文係文憑的畢業生也在此次師訓學院的錄取中,通通被派送到囯小組華文去培訓,以在未來擔任囯小的華文老師。另一邊廂,我國高教部卻打算與北外合作,計劃于明年遣送20名的巫族大學生到北京去修中文,以作爲未來我國中小學的華文師資。]
    很多社论都在说得我们好像可以沾中国崛起的光。中国崛起,马来西亚提倡中文教育。但派去中国接受训练的师资,是马来人,不是华人。为什么?
     要提倡马中友好关系,中国当局选择栽培的还会是华人人才吗?提倡马中友好关系,当然是‘马’和‘中’,不是吗?呵呵
     
    这些答案呼之欲出。不是吗?^^
     

  2. 嘉應子 says:

    很久以前就已經悟出這個道理。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説到底只能靠自己。馬中日益頻繁的交流固然可以為我們在某种程度上“輸入”一些養分,但華文教育到底是“結構性問題”,認爲中國崛起我們的待遇就會變好,我只能說國内的這些人白日夢做得太早。
     
    一般中國人雖然會對我們在海外傳承民族文化的毅力贊嘆不已,但中國政府不見得會被這種熱忱感動而善待我們。海外華人説穿了就只有兩大作用:一是帶着雄厚的資金囘“祖國”投資,二是以在當地的優勢幫助“祖國”進行宣傳、協助“祖國”塑造完美的大國形象。如果這兩種僅有的利用價值也沒有的話,那人家恐怕也不想理你了。

  3. 嘉應子 says:

    很久以前就已經悟出這個道理。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説到底只能靠自己。馬中日益頻繁的交流固然可以為我們在某种程度上“輸入”一些養分,但華文教育到底是“結構性問題”,認爲中國崛起我們的待遇就會變好,我只能說國内的這些人白日夢做得太早。
     
    一般中國人雖然會對我們在海外傳承民族文化的毅力贊嘆不已,但中國政府不見得會被這種熱忱感動而善待我們。海外華人説穿了就只有兩大作用:一是帶着雄厚的資金囘“祖國”投資,二是以在當地的優勢幫助“祖國”進行宣傳、協助“祖國”塑造完美的大國形象。如果這兩種僅有的利用價值也沒有的話,那中國政府恐怕也不想理你了。

Leave a comment